津云新闻讯:4月29日,泰达社区学院(以下简称“社区学院”)组织来自俄罗斯、马来西亚、阿富汗、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塞拉利昂等国的国际汉语班学员21人,到泰达街道华纳社区居委会开展中华优秀传统美食文化体验活动。
活动中,国际汉语班任课教师武昌红为外籍学员播放了《中华传统美食——饺子》专题片,带领外籍学员了解中华优秀传统美食文化,学习中国人包饺子、吃饺子的民间风俗。
随后,社区志愿者曹阿姨为外籍学员现场演示了牛肉胡萝卜饺子馅的调制过程。曹阿姨手把手教导外籍学员如何添加调料提鲜,如何将馅料搅匀上劲,如何锁水增香使口感嫩滑。曹阿姨毫无保留地将自己30年来制作清真水饺的秘诀一一传授给外籍学员。
曹阿姨说:“天津风味的饺子馅特别香,我很想教会外籍朋友调制方法。希望他们每人都能调出美味饺子馅,不仅能在泰达品尝香喷喷的饺子,回国后也能在喜庆团聚时为家人朋友制作中国饺子,让他们都能尝到天津美食、感受泰达味道。”
动手环节,华纳居委会为每组学员安排了居民志愿者,从揉面、做剂、擀皮、放馅到包合等环节,手把手教授外籍学员包饺子。孟伯伯做的面剂又扁又圆,个个精致,令外籍学员赞叹不已;杨阿姨擀皮技术娴熟,操作自如,令外籍学员目不暇接;马阿姨亮出“绝活”,双手捏出的都是薄皮大馅的元宝形饺子;陈阿姨除了教学员包饺子,还教授包合子技巧,让外籍学员开心地学到了两项厨艺。居民们还为外籍学员讲解中国人吃饺子的寓意,令学员们收获颇丰。
最后,中外居民一起品尝饺子,畅聊家常,共度美好时光。席间,华纳社区非遗传承人还为外籍学员表演了抻面、变脸等绝活,学员们纷纷鼓掌喝彩,再次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华纳社区居委会主任刘红霞表示:“华纳社区是中高档涉外社区,涵盖13个小区,常住人口约7000人。这里不仅居住着热情善良的中国居民,还有不少在泰达工作、学习的外籍友人。在中国文化中,家是最温暖、最有爱的地方,欢迎外籍学员来华纳体验温暖的社区大家庭生活,与居民一起包饺子、吃饺子,感受团聚的快乐。”
滨海新区泰达街道是本市重要的对外开放窗口,众多外籍专家、员工、学生和居民在此工作、学习和生活。泰达街道高度重视国际化社区建设,开展国际融合型社区教育,探索以国际化社区促进城市能级提升的发展路径。并在国际化社区建设中着力点亮文化明灯,通过一批“小而美”的项目,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让中外居民共享文化福祉。同时,他们在对外交流中,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生动讲述“泰达故事”,帮助外籍朋友在泰达“读懂津城”“爱上中国”,将泰达打造成为外籍友人向往的“诗和远方”。(津云新闻记者 霍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