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坐落在天津滨海经济开发区南港工业区的北京燃气天津南港LNG应急储备项目,第三路电源工程顺利投运送电。第三电源采用电缆供电,有效降低气候条件和外界环境因素对供电可靠性影响,减少电磁干扰,实现高水平安全电源配置,为京津冀能源安全提供坚实支撑。
据了解,北京燃气天津南港LNG应急储备项目是京津冀能源协同发展的标杆工程,总投资201亿元,占地53万平方米,年接卸能力500万吨,构建224公里外输管道,打造12亿立方米应急储备能力,可满足北京市天然气30天使用需求,将助力天津滨海南港工业区打造北方最大LNG能源基地及京津冀能源储备基地,保障京津冀能源安全。该项目地处天津滨海南港工业区最东侧,比邻渤海湾,架空供电线路易受海洋性气候引发的极端天气影响。
“项目原来的两路电源都是高架线路,在极端天气情况下,易出现覆冰舞动现象,通过加装间隔棒一定程度提升了供电可靠性,但线路覆冰舞动风险依然存在。”国网天津滨海供电公司市场及大客户服务室李少雄介绍。为彻底消除线路覆冰舞动风险,提升供电可靠性,国网天津滨海公司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服务,提出建设电缆电源线建议,为北京燃气天津南港LNG应急储备项目供电安全增加“安全防线”。
“我们采纳了电力公司的建议,并且进行了项目申报。供电公司直接通过京津‘跨域办’协议,异地受理了我们报装需求,当天申报当天就得到响应,很快就完成了办理手续,并出具了供电方案。”北京燃气天津南港LNG项目负责人郭鹏说。
在第三路电源建设阶段,国网天津滨海公司组建专项攻坚团队,倒排时间节点,指导用户优化施工方案、细化停电计划,提供全流程技术指导,全力推进工程有序建设,在保障北京燃气天津南港LNG应急储备项目存储、气化及外输全流程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助力电源工程按期投运。
截至目前,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已在天津南港大乙烯项目、滨海西站、海河口泵站等9家重点石化项目、交通枢纽、防汛设施部署了第三路电源。今年,该公司还将推动中石化LNG项目完成第三路电源建设,为服务京津冀能源安全提供坚实的电力支撑。
(通讯员:潘冬冬 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