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工匠精神?我觉得,把图纸研究透、把活儿干漂亮,让青春无悔,这就是我们天铁人的工匠精神!”在距天津550多公里的河北省邯郸市涉县太行山东麓,有一块属于天津市管辖的“飞地”——河东区天铁街道。为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充分发挥劳模工匠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天铁街道黄花脑社区联合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组织开展“穿越时光隧道,回忆峥嵘岁月”劳模宣讲进社区主题党日活动。
1969年8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在邯郸市涉县更乐镇筹建天津铁厂(以下简称天铁)。主题党日活动以天铁建设、发展历史为主线,通过史料展示、劳模宣讲、互动交流等形式,重温56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吸引了50余名天铁退休职工,社区党员、团员和居民代表热情参与。
在活动现场,精心布置的“时光隧道电子屏”上,展示播放着珍贵老照片、历史纪录片等影像资料,生动再现了当年天铁的建设者们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条件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用“人海战术”填沟平地,创造工业奇迹的感人场景。
在“猜猜你是谁”互动环节中,十几名天铁退休职工再度重逢,看着天铁建设时期的老照片、先进生产者的荣誉证书、天铁游泳馆游泳证等珍贵史料,阔别多年的老工友们仿佛穿越时空,又回到了当年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这是我1969年刚参加工作时候的照片,那时我们每天的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吃饭睡觉,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天铁的建设上。”今年72岁的社区老党员何建友是天铁退休职工,先后十几次获得天铁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荣誉称号。看着老照片中年轻时的自己,许多难忘的回忆便涌现出来。
何建友说,1969年,刚满16岁的他带着对家乡的无比眷恋之情,来到太行山深处的天铁参加工作。当时,他们住的是简陋的席棚,吃的是小米饭、窝窝头,喝着用钢板卷成水管引来的山泉水,数万名建设者硬是靠着一股不服输的干劲,战胜重重艰难险阻,在这片山沟荒地上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铁厂,结束了天津工业“手无寸铁”的历史,也凝练成了天铁人“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何建友声情并茂的讲述,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现场不时响起阵阵掌声,大家纷纷表示,要以老一辈天铁建设者为榜样,继承和发扬天铁人的工匠精神,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
在随后进行的“天铁老职工谈社区治理”交流会上,退休职工们结合社区实际,就矛调化解、邻里互助、环境治理等议题提出了宝贵建议。
“老一辈天铁建设者身上体现出的艰苦奋斗精神和工匠精神,正是我们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最需要传承的宝贵财富。”黄花脑社区党委书记王瑞波说,本次主题党日活动不仅是对天铁建设者的崇高致敬,更是一次生动的劳动教育实践。通过重温历史,大家近距离感受到了劳模风采和精神力量,增强了大家对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认知,深刻体会到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一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