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今年以来,公司各级团组织牢记党的忠实助手和可靠后备军定位,坚持党建带团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锚定“正风强基”年度目标,以“铸青春底色 当奋斗先锋”青年行动为主抓手,落地实施“扬正气、树新风、赋动能、添活力”四个方面13项具体举措,引领凝聚广大团员青年在公司改革发展中把准航向、展现作为、贡献力量。公司广大团员青年赓续五四精神,听党话、跟党走,立足本职岗位,在安全生产、电网建设、科技创新、改革攻坚、为民服务等重点工作中拼搏进取、创新奉献,取得了突出业绩。
电网数字化运行专业的"全科医生"
董阳,国网天津信通公司信息建设运维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技师。作为“90后”技术骨干,他深耕电网数字化领域13年,先后获“电力行业技术能手”“全国DCMM标准知识竞赛一等奖”等荣誉,入选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获授权专利9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董阳全程参与的科技项目获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行业信息化优秀成果二等奖、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荣获公司内外多项综合、竞赛、专业奖项。
4月25日一早,国网天津信通公司信息建设运维中心的会议室里,董阳组织运行班组技术骨干,研讨五一小长假电力信息系统运行保障方案。
2012年,董阳大学毕业,带着对电网事业的热爱,入职国网天津信通公司,自此在电网数字化领域开启了他的奋斗征程。当时,数字化建设正如火如荼,新技术、新挑战层出不穷,他深知,只有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在这个领域站稳脚跟。
2019年,为助力企业大数据分析应用、支撑国网公司产品选型,公司需在3个月内完成华为云和数据中台产品可用性验证工作。对于董阳而言,这是一场充满挑战的“硬仗”。“那时我对大数据管理应用和数据中台的概念几乎一片空白,但办法总比困难多。”董阳回忆道。
面对知识盲区,他迅速调整状态,以“空杯心态”投入学习,不懂就查资料、问专家、泡现场。那段时间,他与华为公司、信产集团的技术专家们组成“攻坚铁三角”,从业务场景梳理到技术架构设计,从数据接口调试到代码级性能调优,他带领团队以“钉钉子”精神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点。
最终,公司不仅圆满完成验证测试工作,更形成了50余万字的全维度测试报告,覆盖营销、生产、财务等多专业,为总部产品选型提供了兼具实践深度与数据厚度的决策依据。谈及这段经历,董阳坦言:“那段‘沉浸式’攻坚的日子,让我真正理解了‘数字化转型必须扎根一线’的含义,只有把自己‘泡’进技术细节里,才能真正落地生根。”
随着电网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数据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022年10月,他参加全国DCMM标准知识竞赛,凭借扎实的知识储备和出色的临场发挥,从天津市50余名精英选手中脱颖而出,代表天津参加2023年2月举行的全国总决赛,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取得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荣获全国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标准知识竞赛一等奖。
从信通运检一室专责工到信息建设运维中心副主任,董阳用13年时间完成从“技术尖兵”到“管理先锋”的蜕变。他先后获得IBMAIX 认证工程师、思科网络工程师、甲骨文数据库专家、华为云计算工程师、华为网络工程师、华为DWS数据库工程师、CDA数据分析师等专业认证。“每一次岗位的变动都是一次新的挑战,也是一次成长的机会。”董阳说。
技术创新一线的“服务之星”
李世阳,国网天津城南公司营销部计量与装表接电技术专责,八年来坚守在客户服务的第一线,将群众的点滴小事当作“心头大事”,他主创研发多功能计量装置带电操作平台等多个创新成果,获得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优秀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荣获天津好人,国家电网公司供电“服务之星”,公司青年岗位能手、津电工匠等多项荣誉。
4月28日,在国网天津城南公司用电数据监控室,李世阳正在监控用户充值复电数据,RPA数字化程序全自动开展工单抓取和派发,实现复电情况24小时主动监控和现场服务。这个程序的诞生,就是李世阳开展技术创新,提升工作效率的一个缩影。
2017年,李世阳研究生毕业后入职国网天津城南公司。当时正好赶上智能表换装攻坚阶段,他主要负责表库的计量资产管理和系统流程的贯通。当时每天至少要换200多块电表,根据工作要求,换下来的每一块电能表都需要对电表指数拍照,并将照片上传至营销业务系统留存。换下来很多电能表需要手工通电才能显示电表示数和剩余金额,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如何能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自动给电能表进行通电和拍照的功能呢?李世阳和同事通过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出多种规格的接线端子,同时搭配滑动式的支架,便可以通过滑动的方式来完成适配。同时通过在计量装置多功能操作平台上搭配了高清摄像头,可以在给电能表通电的同时,自动完成拍照和上传的流程,把处理单户电能表的时间由2分钟缩短至20秒。这项成果获得了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优秀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和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
2024年,李世阳牵头开展低压居民远程费控模式推广,面对改造数量多、难度大,老百姓用电习惯难以改变等多种困难,他带领多个专业的团队成员,细化完善“本改远”改造实施方案。
为了得到百姓们的认同,逐步养成由“电表本地查询余额”到“线上自主缴费查询”的用电习惯,他牵头制定了电能表现场换装标准化服务模式,深入客户居民小区,开展宣传服务,解决老百姓最关心的用电问题。他累计组织完成34万只老旧智能表换装,实现电能表由本地费控模式到远程费控模式的顺利推广。
在实现远程费控模式推广后,李世阳发现了个别客户存在缴费后复电失败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李世阳和他的团队成员开始探索RPA数字化技术。通过编制RPA自动程序,自动抓取客户购电和复电数据,对客户复电情况进行自动研判,将客户复电失败信息自动推送至抢修人员,实现7*24小时自动监控和处理。客户复电时间由58分钟缩短至24.2分钟,并且压降95598欠费复电类工单近68%,真正实现客户无感知购电,大大提升了客户的用电体验。
电力网络安全的“守护者”
王建宽,国网天津电科院电网所网络安全技术专责,扎根电力网络安全领域10余年,不懈钻研、创新实践,获得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天津市技术能手、公司青年岗位能手、津电工匠等多项荣誉。
“注意密切关注这个IP地址,同时进行加密流量解析,检测流量内是否包含控制命令和敏感数据。”4月27日9时,在国网天津电力网络与信息安全实验室,王建宽正聚精会神关注着大荧幕上的沙箱态势,和队友们一起开展近期在国内流行的“银狐”家族木马病毒变种分析,保障五一小长假期间公司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2015年,王建宽参加工作后,一直致力于信息通信及网络安全专业工作,加入公司网络安全红队后,踏上了与黑客斗智斗勇的“战场”。网络安全专业知识面涉及广、问题精深,需要全身心投入,花费大量时间才能学有所成。
从参加公司统一组织的网络安全培训,到工作之余不断学习,一步一个脚印,王建宽从一名“网安新人”逐步蜕变成长为一名国网公司网络安全“尖兵”,2021年他成为国网公司网络安全尖兵队副队长。
2022年,王建宽带领公司网络安全红队从上万支队伍中脱颖而出,成功进入“网鼎杯”决赛,与三名队员一同获颁优秀网络安全人才证书,助力公司取得金鼎奖。“这是公司在该项赛事取得的历史最好成绩,也是天津市参赛队伍的最好成绩!”王建宽兴奋地说。
作为一名“实干派”,王建宽始终坚守初心、恪尽职守、冲锋在前。从核心网络切改,到桌管软件安装,从互联网大区构建,到三大中台运行,网安技术人员用无数个凌晨时分依然坚守的身影,将大量新技术应用到网安建设中。
2月7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隆重开幕。在这场冰雪盛会背后,王建宽跨越千里,奔赴北国冰城,与国家电网公司兄弟单位的专家队伍并肩作战,开展网络安全保障工作,先后完成国网黑龙江电力亚冬会保障的经验交流、历史隐患整改情况复查、网络安全渗透测试、网络安全技防措施巩固、实战对抗与应急演练等各项工作。
近年来,王建宽发现各类网络安全重大隐患5项、国家信息安全原创漏洞(CNVD)5个、首发漏洞超200个,通过提前化解风险,有效避免了因网络攻击引起的供电事故。他始终秉承“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理念,紧跟技术前沿,深耕一线创新沃土,为服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不断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通讯员:穆昊、高升、刘一鸣、李钊、张扬、王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