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胡同承载着许多天津人的记忆。曾几何时,它笑傲北方、辐射三北,放眼世界,是无数人眼中的“金疙瘩”。而自2017年以来,随着电商不断冲击及万隆大胡同市场的关停,境况已大不如前。
商户反映:生意不如以前
4月22日上午,来津旅游的山西女孩小刘和朋友一起来到了大胡同。“我小时候就听说天津有这么个地方,小商品种类挺全的,所以今天就和朋友过来看看。说真的,这里东西还不错,价格也比较便宜。”小刘说,她们在天奕商城、“小百批发市场”和天津都行里面转了一个多小时,买了一顶帽子、一件上衣和一束仿真花。她们很想在大胡同这里多转转,但发现除了几个商场之外,通往那条著名的估衣街和“铁皮房子”的路都封了。
大胡同各商城里还是有一些人流的。记者在天奕商城一至三层看到,一些中老年人正在选购衣服、鞋帽和其他小商品,而像小刘一样的游客却不多。天奕商城的经营区域一共有七层,是北方最高的经营批发业务的市场,单从一至三层看,即便在工作日,客流比一般商超只多不少。但被问及经营状况时,商户们却大多表现出一副落差很大的样子。
“我在大胡同干了快20年了,一直经营水杯和水壶。以前买卖红火的时候,人挤都挤不动,赚钱也很容易,现在的人流没法跟过去比。”来自浙江的林女士非常怀念过去。刘先生夫妇经营袜子和内裤,刘先生的爱人说:“过去不仅顾客多,而且很多是前来上货的客商,有的客商一拿就是十几包。可现在大多是中老年人来采购。不过生意还有的做。”“过去门口人流如织,我一天能卖一万多元的货,现在一天也就上千。”谈起生意,在“小百批发市场”底商销售布艺和坐垫的翟女士发出了同样的感慨。
三个商城和天津都行正常经营
大胡同是天津商业发祥地,曾经极度繁荣,估衣街也曾是商贾云集,人声鼎沸。“南有义乌,北有大胡同”,绝对名副其实。而现在,这里已经没有人们记忆中的繁华。
天津大胡同集团总经理向记者介绍,改革开放后,大胡同从第一代的地摊、第二代的柜台、第三代的大棚发展到第四代的商城,的经营环境实现了多级飞跃。最红火的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至千禧年初期,相关资本进入大胡同,在原有几座大型商城的基础上又建设了10座轻钢龙骨式的商城,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大胡同地区的客流。整体商区的经营额最高时一年达100亿元。
红火的背后,也隐藏着隐患。轻钢龙骨式的“铁皮屋”是临时性建筑,有使用年限。到2015年的时候,相关部门已经发现存在消防问题。2016年,这些建筑被列为“全国100家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并于当年年底至2017年年初陆续停止经营。此后,“大胡同商业区整体拆迁和搬迁”的传闻甚嚣尘上。而实际上,关停的是“万隆市场”10座“铁皮房子”,天津大胡同集团旗下的三个商城和天津都行商城,一直在正常经营,不存在拆迁和搬迁一说。但传闻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几座商城的客流。除此之外,城市周边新建的商城带走了一批商户,对大胡同地区的经营造成一定影响。
另外,一个不可回避的原因是,电商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方式,和很多商业区一样,大胡同也受到很大影响。
未来可期 打造文旅商综合体
“靠近三岔河口、紧邻天津之眼、河对岸还有大悲院、海河码头、美院艺术街区,全世界找不出几个这样的好地方。”天津大胡同集团合作方上海盈石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这样评价道。
传统的经营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潮流,大胡同人也在思变。
“在海河边上,像我们这么大的商城极少。这次我们还要争做海河沿岸商业复兴的排头兵。”该集团总经理告诉记者,大胡同集团改变经营理念,已经与上海盈石公司达成商管意向,今年年底前,集团旗下位于大悲院旁的大胡同天乐商城即将重装开业,更名为TPARCO悦立场。在未来的几年中,还要对天奕商城、“小百批发市场”和天奕新厦进行更超前的升级改造,将建设特色美食一条街,并引进相声、戏曲、话剧等表演形式,还要建设电影院、社群活动文化角等,同时做好各项商品经营,努力把这里打造成一个集“文旅商”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
除了企业自身的努力之外,也又其他好消息传来。2024年7月,红桥区政府在《政民零距离》栏目回复网民留言时称:目前,该区正推动京津冀同城商务区建设,加快形成“一核两带三组团”发展格局,“三组团”中的大胡同商贸和文旅聚集区将重点发展商贸服务、特色旅游功能。
除此之外,地铁4号线和7号线东北角站的建设,也将助力大胡同地区的腾飞。红桥区今年3月在北方网《党群心连心》栏目回复市民“大胡同的4号线和7号线地铁东北角站涉及拆迁何时完成”的留言咨询时称,经了解,目前大胡同征收工程还在进行中,走户已达三分之二。针对暂未搬离的居民,区拆迁指挥部将按法律法规一步步协调运作。
大胡同集团总经理表示,着眼大胡同地区整体发展规划,大胡同集团将依托天津旅游经济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在优质的商业载体中注入新的业态,并采用大数据、新能源等科学手段不断提升市场各种软硬件设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求,努力实现市场转型升级,以斩新的面貌、大胆的思路带动整个大胡同地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