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看了tik tok(抖音国际版)选择来中国天津旅游的,来之前只知道这里很‘ge-er’(哏儿),现在知道这里是我走过见过最友善最安全的地方。”5月4日,在天津市赤峰道瓷房子博物馆的院子里,游客玛丽亚兴奋地邀请让她一见如故的馆长张连志,共舞起她故乡的“玛祖卡”舞。
这位波兰女教师的兴奋不是没来由的——在瓷房子这座“世界十五大设计独特博物馆”之一,沉迷于对着各种奇思妙想拍照和自拍的她,不禁忘了放在角落里的背包,直到恋恋不舍地参观完瓷房子院墙外的风景、准备去往下一站,才想起来自己的护照、钱包等家当。抱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玛丽亚回到瓷房子入口处,没想到工作人员早已带着她的背包向她招手。
“太感谢了!不过你们怎么知道就是我丢的?”“您看,这(视频里)不就是您么!”作为背包客,在全世界几十个国家都未曾感受到的安全和信任,反倒让失主不好意思起来了。
刚刚过去的“五一”,天津文旅的“成绩单”再创新高。这其中,尤以境外游客一项指标最为亮眼——这个假期,仅东疆邮轮母港一处,入境游客便有约两万人次之多。如今的“老外看天津”升级版越发注重深度体验,“五大道、意风区、瓷房子,还得品尝最正宗的天津菜”,香港永安旅游领队陈先生介绍说。
中国人的法定假日,“老外”为啥也跟着凑热闹?不止一家涉外旅行机构表示:如今老外的钱不好赚,因为人家早已在网络上做足了功课。“哪里真好玩,哪里是‘照骗’,人家都清楚。”但老外的钱说不好赚也好赚,因为“现在在国际社交媒体上,‘中国旅游’是各种语言网红的流量密码。超有性价比、处处有惊喜,最重要的是,全世界没有哪里比这里安全了。”常年从事欧美来华旅行的资深业者John称。
对此,身为天津市侨商会副会长的张连志馆长本人深有体会。常年旅居国外,走遍大半个地球的他,“早年在外寻宝被偷、抢、骗,交的学费咱不提,就说正常情况受到的待遇,可能外面比我们富裕,但哪儿好也不如我的家好。要不怎么叫‘津津乐道’呢!”游客在他的家乡体验到的助人为乐、古道热肠,其实都只是这座城市再寻常不过的日常。
“五一期间,从背包、手机、证件到孩子,游客落在瓷房子的‘东西’可以说五花八门。马大哈们也不分籍贯,本市、外地、外国友人都有。”张馆长温馨提示:“虽然是在公认最安全友善的地方,这也都是我们分内之事,万幸也都替您找回来了,但咱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不是?”(史国锋 李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