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连日来,天津市青少年事务社工管理服务中心组织全市各区青少年事务社工围绕“提升青少年防灾避险能力”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防灾减灾主题宣传活动,助力青少年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应急技能。
5月12日,在全国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河北区青少年事务社工站社工走进河北区扶轮小学开展青少年安全自护教育小课堂活动。 在“地震来袭”情景模拟环节,同学们按照社工教授的避险方法迅速躲在坚固的课桌下、墙角处等安全位置,并用双手护住头部;在“火灾逃生”环节,同学们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姿态沿安全通道撤离。生动的情景模拟,让同学们在实践中加深了对灾害应对方法的记忆。随后,社工现场播放了关于自然灾害的视频短片,针对台风、地震、泥石流、火灾、雷电等常见自然灾害,系统地讲解了科学的应对方法,并通过与同学们的互动,解答疑惑,确保避险知识的有效传递。
近日,宝坻区青少年事务社工站社工深入钰华街道多个社区组织青少年广泛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 活动伊始,社工向青少年们介绍了“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由来和图标含义,通过生动的讲解和丰富的图片资料展示,带领青少年们了解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如地震、火灾、洪水等,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各种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发生时的应对策略和自救互救方法。为使青少年们做到学以致用,社工还设置了常识问答环节并播放了《防震避险常识》视频,引导青少年们一起规划地震逃生路线,形成一份有操作性与实用性的疏散逃生预案,并针对突发地震情况进行地震逃生演练。
日前,武清区青少年事务社工站社工走进武清区广贤路小学组织开展 “掌握避震密码” 青少年安全守护活动。 为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地震的破坏力,活动现场播放了近年来发生的地震灾害影像资料。画面中,地震后的残垣断壁、受灾百姓的悲痛欲绝,深深震撼了每一位同学。随后,社工借助科普视频,讲解了地震的震级、烈度以及全球每年的地震发生频率等知识,帮助同学们从科学的角度认识这一自然灾害。最后,社工详细讲解并示范了室内避震的正确姿势、安全避震位置的选择,以及震后有序撤离的方法。同学们认真聆听,积极模仿,努力掌握这些实用的避震知识和应急自护技能,增强了安全意识,提升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