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水”可点燃蜡烛,葡萄色的碳酸饮料能变成“水”“牛奶”和“酸奶”,两杯无色透明液体倒在一起“秒变”蓝色液体……5月13日,天津师范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内不时传来“哇”“怎么‘变’的”“太神奇了”等惊叹声,以“化学赋能创新,科技筑梦强国”为主题的天津师范大学第七届化学科技节在这里开幕,天津师范大学化学科普指导专家、许多中国孩子眼中的“化学魔法师”、来中国从事科研相关工作近30年的英国化学家戴伟(David G Evans)在开幕式上进行了化学科普实验展演,把实验室“搬上”舞台,带领现场来自全市20余所大中小学的千余名师生感受科学的魅力。
活动伊始,身穿白大褂、头戴护目镜的戴伟用酒精伪装成“水”将蜡烛点燃,由此向同学们讲解“什么是化学反应”,瞬间点燃了学生兴趣,现场氛围热烈。随后,他进行了一系列有趣的实验,如用两杯无色透明液体倒在一起“秒变”蓝色液体,给同学们讲解酸碱指示剂和酸碱中和反应;用液氮“煎荷包蛋”,让同学们体会液氮汽化吸收热量;用双氧水和酵母使“阿拉丁神灯”喷涌出白色的烟雾,告诉同学们双氧水的分解反应能放出氧气……
十多个精心设计的趣味科普实验串联下来,不仅使抽象的化学原理在师生沉浸式体验中得到了具象呈现,展现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以及化学反应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深远影响,戴伟还时时提醒同学们“科学家要善于提问、会观察”“要通过实验来验证想法是否正确”“做实验要有耐心”等,激励学生要有探索精神、质疑精神和实证精神,在学生心中播撒科学的“种子”。
“化学反应要有新物质生成,将来还会有更多的新物质生成,这不靠我们白头发的科学家,而是要靠你们——未来的科学家,你们努力学习,为社会做贡献,继续加油吧!”戴伟以这样一段话为这场“化学魔法秀”划上圆满“句号”。
“这些科普实验,让我们发现化学的奇妙、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参加活动的师生们纷纷表示,“戴伟教授通过趣味科普实验的方式,让学生对化学原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为我们今后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提供了新思路。”
“在全国科技活动周来临之际,学校举办为期两个月、分为三大篇章十个活动的化学科技节,旨在通过专业竞赛、动手实践和科普宣传,为全校学生搭建科技创新的舞台,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创新实践的热情,增强其科学思维、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同时注重弘扬科学家精神和教育家精神,为学生未来投身科技创新奠定良好基础。”天津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戴伟(David G Evans)教授运营的 “戴博士实验室” 在短视频平台上传了260多个化学科学视频,传播量达4.5亿次,其本人曾获评中国科协“典赞・2020年科普中国”年度科普特别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