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新闻讯:5月13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推动水务高质量发展 提升我市水安全保障能力”新闻发布会。记者获悉,为了确保水务灾后恢复重建工程顺利实施,市水务部门切实发挥牵头推动作用,积极采取四项措施,全力打造民心工程、优质工程、廉洁工程、安全工程。
据市水务局建设管理处处长张林华介绍,市水务部门持续加快施工进度,坚持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采取日调度、周通报、月巡查等方式,严格督促各建设单位充分考虑各类不利因素对工期的影响,持续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加快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各项工程按时完工,按时投用。
据介绍,市水务部门编制并实施《水务工程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创建标准》,全面开展标准化工地创建,目前已实现规模以上项目标准化工地全覆盖;引入智慧工地监控系统,对施工现场作业人员、设备状态、工程材料、施工进度、安全管理等进行实时监控,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全方位、全主体监管。
同时,市水务部门坚持安全第一、质量为先,严格执行“三级联查制度”,持续深入开展施工质量、工程安全专项检查,严格落实通报、约谈、督办整改等工作制度,增强工程实体质量管控力,确保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推动落实安全风险查找、研判、预警、防范、处置、责任等六项工作机制,全链条管控工程建设过程,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
此外,市水务部门还创新开展“开工先开廉政课”,强化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为大规模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工程上好“廉政首课”,所有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参建人员递交廉政承诺书;与财政部天津监管局、市财政局建立国债资金监管联动机制,加强跟踪审计,坚决杜绝资金挪用,确保项目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
(津云新闻记者 田巧梅 摄影 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