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新闻讯: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呼吁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创和美永续之路,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治理新进程。为进一步提高园区企业和社会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5月13日,由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环境局主办的天津经开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在诺和诺德天津生产厂举行。经开区企业代表、经开区环境保护协会成员、天津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专家及观鸟爱好者共计50余人参加。
近年来,滨海新区生物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提升,八卦滩遗鸥公园划定了540公顷的遗鸥生态保育区,观测到的鸟类增加到了197种。2023年,滨海新区生态环境局在全区范围内抽取了10块样地开展了生态环境监测,共记录到植物83种,鸟类68种,滨海新区与天津大学合作共建的天津环渤海滨海地球关键带国家野生科学观测研究站,构建了北大港湿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实时监测网络及智能化监管体系。
天津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杨林回溯了经开区从盐碱荒滩到生态新城的绿色蝶变历程,介绍了经开区在绿色建设方面取得的斐然成果,以及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积极探索与创新举措,同时对长期以来支持经开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企业们表达了诚挚感谢,期待未来继续与企业携手共同推动区域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鸟类摄影大赛活动启动
在此次活动上,天津经开区“诺和诺德杯”鸟类摄影大赛活动正式启动。此次大赛,旨在以艺术为桥梁,通过镜头定格鸟类的灵动之美,展现天津经开区丰富的鸟类资源与良好的生态环境,让这些精彩的影像走进社区、学校、企业,唤起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共鸣,激发更多人关注鸟类、热爱自然,参与到生态保护行动中来。
诺和诺德全球企业副总裁兼天津生产厂总裁康健表示,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倡导者和领先者,诺和诺德始终积极履行环境责任,践行绿色承诺。鸟类作为生态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们的生存状况直接反映着生态环境的健康程度。此次摄影大赛,他们希望以艺术为桥梁,通过镜头定格鸟类的灵动之美,让更多人关注鸟类,热爱自然。并用独特的视角展现经开区丰富的鸟类资源与良好的生态环境,让这些精彩影像走进社区、学校和企业,唤起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共鸣,激发更多人参与到生态保护行动中来。
经开区核心区鸟类调查活动揭幕
活动中,经开区核心区鸟类调查活动也拉开序幕。在此次调查活动中,专业的生态研究团队将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自今年5月至12月,对经开区核心区的鸟类种类、数量、栖息地等进行系统的监测与分析。作为一项兼具专业性与科学性的生态保护实践,活动取得的数据将为天津经开区后续生态保护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为精准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环境质量提升工作提供支撑,为鸟类创造更适宜的栖息环境,推动区域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可持续发展。
天津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周滨表示,鸟类作为生态系统当中的关键的指标和物种,其种群的结构分布范围和数量变化,能够直观且准确的反映区域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此次调查将全面掌握鸟类资源的状况,对于科学评估经开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及时发现潜在的生态问题,制定针对性的保护措施,都是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了解,此次调查工作,研究团队将对蓝鲸生态岛、紫云公园、滨海广场、泰丰公园、永定河、河滨带等重点区域,布设了6条样线和5个样点,跨越夏季、秋季、冬季三个季节,涵盖了鸟类的繁殖、迁徙以及阅读的全周期。通过高频次的实地观测,确保数据的全面性与准确性。
经开区企业生物多样性保护联盟成立
活动上,由诺和诺德发起,19家企业共同成立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生物多样性保护联盟”。联盟召开第一次全体成员大会,审议并表决通过了《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生物多样性保护联盟公约(草案)》,这标志着经开区企业在打造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长效机制上开启了新的合作篇章。未来联盟将充分发挥成员单位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上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凝聚共识,汇聚合力,共同推动区域绿色可持续发展。
滨海新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聂振华表示,企业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主体,期望经开区企业生物多样性联盟能够发挥优秀企业示范引领作用,打造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标杆典范,全力推进生物多样性主流化进程,共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创新探索了园区-企业-社会联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模式,广泛动员各界力量,凝聚起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强大合力,为推动“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注入了新的动能。(津云新闻记者 霍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