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天津 > 正文

数智驱动 国家重大慢病防治适宜技术推广示范项目全面启动

0
分享至

津云新闻讯:5月9日至10日,科技创新2030“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防治研究”重大专项(下文简称“四大慢病重大专项”)——我国重大慢病防治适宜技术推广机制、模式与示范项目线下启动会暨首届学术研讨会在天津举行。

“四大慢病重大专项”是我国面向2030年部署的国家科技重大项目,我国重大慢病防治适宜技术推广机制、模式与示范项目作为“四大慢病重大专项”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天津中医药大学作为牵头单位,课题承担与参与单位汇聚了四川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徐州医科大学、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南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微医数字医院有限公司等国内高水平大学、医疗机构、科研单位、AI医疗企业,旨在通过政产研学用多领域协作,系统性解决重大慢病防治适宜技术推广的关键问题,推动慢病综合防治技术低成本、广覆盖、高效率的人群可及、患者可及。

政产研学用携手,攻坚重大慢病防治适宜技术推广

天津中医药大学王耀刚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对项目情况进行了全面介绍,并进一步明确了项目的组织和管理要求。项目将围绕四个具体目标扎实推进:一是构建慢病防治技术推广机制、模式和实施路径;二是建立慢病防治技术推广数智平台和支撑体系;三是形成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呼吸疾病、癌症的综合防治方案并应用推广;四是构筑低成本、高效率、广覆盖的慢病“防、筛、管、治、康、护”数智化全链条新范式。

当前我国慢病防治存在较多痛点、难点,如防治成本高、惠及人群少、防治效率低等,亟须进一步优化管理模式,加强慢病综合防治技术应用推广。“我国重大慢病防治适宜技术推广机制、模式与示范”项目以央地协同、医防融合、数智驱动、中西医结合为特色,平行设置6个研究子课题,涉及四大慢病的防治技术研究、推广机制、实施路径、数智平台和支撑体系、综合管理和全链条防控等。项目将通过理论创新、路径创新、技术创新、应用创新、示范创新,预期研究成果将涵盖理论成果、平台工具、技术方案、研究报告、论文专著、专利、人才培养、人员培训及应用示范等方面,形成慢病防治技术推广机制、模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市肿瘤研究所所长、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郝希山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院士,受聘项目专家指导委员会主席,并发表讲话,对项目获批表示祝贺,并对项目实施提出要求、希望和指导意见。

郝希山院士强调,项目以全人群、全社会、全疾病周期为核心理念,打造高效率、低成本、广覆盖的防治技术推广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项目多领域协作模式,包括打破地域和学术壁垒,实现医疗数据的高效流转与共享,数智化驱动等特色,为四大慢病的防治开辟了新的方向,有望为全球疾病防治提供中国方案。

张伯礼院士指出,本次重大项目对推广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慢病防治技术,有效应对慢病带来的全球挑战意义重大。基于丰富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管理、实施经验,他为项目的组织和实施提出了具体建议。他强调,中国慢病防治的道路应该是城乡结合、中西结合、防治康结合,项目需要重点关注城乡的上下接口问题,强调预防和治疗并重,以形成整体、立体的解决方案。


数智赋能创新,健共体模式助力慢病综合防治

按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部署,结合《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慢病防治重点任务,该项目面向重大疾病防治和全民健康保障重大需求,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关键技术问题包括:如何构建低成本、高效率、广覆盖的慢病防治技术推广机制,以及如何实现慢病多病共防共治共管的数智化推广创新模式等等。

“数智驱动”成为解题钥匙之一。在近些年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进程中,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医疗服务的结合,产生了一系列新质生产力成果,为慢病防治技术提供了新的机遇。王耀刚教授介绍,项目在前期开展过程中已经积累了坚实的工作基础,如通过数字健共体构建了整合型慢病防治技术体系,将数字化工具应用到了涵盖预防、筛查、治疗、康复、护理等各个医疗服务环节。下一步,项目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及跨学科研究方法提高慢病防治技术推广的效率和覆盖面,包括搭建大数据统一平台,制定数据标准和共享机制,构建慢病综合防治技术大模型等。

数字健共体是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有效抓手,也是深化医改中医共体建设的升级方向,该模式由天津率先实践探索。微医控股联席董事会主席兼总裁张君介绍了微医参与建设天津数字健共体的实践,天津数字健共体以慢病管理为切入,在三年时间内实现了百姓健康指标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医保支出增幅降低“两升一降”成效,荣获2020年、2023年度国家卫健委“十大医改新举措”。张君说,数字健共体天津模式已初步形成一套可复制的管理模式和经验,微医经实践验证的成熟数字化和AI产品能力,将为项目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10日,项目组专家对天津市西青区中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微医人工智能总医院进行了现场调研,深入了解微医平台和健共体模式如何借助AI技术赋能慢病管理各环节、全周期管理。王耀刚教授代表项目课题组,向微医授牌“成员单位”。根据项目规划,项目的研究成果将在全国60个区域城市医联体、农村医联体全方位实施。


作为国际领先的AI医疗平台公司,微医控股在“我国重大慢病防治适宜技术推广机制、模式与示范”项目中,将负责利用人工智能和数智技术,构建和推广数字化驱动的中西医结合慢病防治技术整合方案,打造防治技术辅助决策系统,以及为课题任务试点基地提供平台和技术支持,通过微医平台和数字健共体平台,促进慢病防治技术的广泛推广与精准应用等。(津云新闻记者 赵颖妍)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31岁南航机长自杀,生前阳光助人,遗言曝光,弟弟悲痛发声

31岁南航机长自杀,生前阳光助人,遗言曝光,弟弟悲痛发声

深析古今
2025-07-03 17:36:40
林郑月娥:卸任香港特首后,租200平米房子住,一直没在香港买房

林郑月娥:卸任香港特首后,租200平米房子住,一直没在香港买房

华人星光
2025-05-01 22:10:11
张凯丽也没想到,27岁的女儿只是上了一档综艺,自己老脸都丢尽了

张凯丽也没想到,27岁的女儿只是上了一档综艺,自己老脸都丢尽了

悠闲历史
2025-07-04 07:59:05
又打起来了,高超导弹砸向以色列,以色列点名中国:管管伊朗吧

又打起来了,高超导弹砸向以色列,以色列点名中国:管管伊朗吧

书房评天下
2025-07-04 09:44:28
7月4日,养老金调整为何还未公布?因养老保险并轨导致通知晚发?

7月4日,养老金调整为何还未公布?因养老保险并轨导致通知晚发?

王五说说看
2025-07-04 07:00:58
61岁阿姨说:和再婚老伴同居后才明白,男人老了还要找老伴的原因

61岁阿姨说:和再婚老伴同居后才明白,男人老了还要找老伴的原因

拾代谈生活
2025-06-05 15:53:48
湿度高达82%超广深,北京最近为啥这么“潮”?

湿度高达82%超广深,北京最近为啥这么“潮”?

极目新闻
2025-07-03 18:13:31
丈夫出轨50岁保姆,妻子质问哪里不如保姆,丈夫说了一句话她崩溃

丈夫出轨50岁保姆,妻子质问哪里不如保姆,丈夫说了一句话她崩溃

青青会讲故事
2025-06-30 16:17:57
晚年毛主席原谅了很多人,为何唯独不原谅潘汉年?主席对他寒了心

晚年毛主席原谅了很多人,为何唯独不原谅潘汉年?主席对他寒了心

温读
2025-03-13 18:28:10
美记:骑士自信目前阵容可争冠 无意交易加兰&贾勒特-阿伦

美记:骑士自信目前阵容可争冠 无意交易加兰&贾勒特-阿伦

直播吧
2025-07-04 10:50:07
韩国国脚李太锡谈其父在东亚杯打李毅被罚下:那个动作不应该

韩国国脚李太锡谈其父在东亚杯打李毅被罚下:那个动作不应该

懂球帝
2025-07-03 18:32:57
龙井茶事件后续:洪剑涛登门道歉,赔偿2000元及酒

龙井茶事件后续:洪剑涛登门道歉,赔偿2000元及酒

萧鮖记录风土人情
2025-07-03 12:24:06
45岁母亲雾天开车买菜失踪,10年后女儿打车上班,发现是妈妈的爱车

45岁母亲雾天开车买菜失踪,10年后女儿打车上班,发现是妈妈的爱车

今天说故事
2025-07-02 17:31:55
不到3天,特朗普成功拿下加拿大,欧盟要硬扛到底?日本有麻烦了

不到3天,特朗普成功拿下加拿大,欧盟要硬扛到底?日本有麻烦了

陈菲副教授
2025-07-04 09:59:50
“老小区”要吃香了?只因新定调:2025年起,这2类家庭将受益!

“老小区”要吃香了?只因新定调:2025年起,这2类家庭将受益!

巢客HOME
2025-07-04 04:45:03
吉利翻身,全靠银河?

吉利翻身,全靠银河?

解码NewSight
2025-07-03 10:04:43
突变!美联储,降息大消息!

突变!美联储,降息大消息!

券商中国
2025-07-03 21:57:04
中央气象台7月4日10时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

中央气象台7月4日10时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

环球网资讯
2025-07-04 10:25:11
五台山和尚“社会性死亡”:饭碗没了,功德全无,回家怕也没人理

五台山和尚“社会性死亡”:饭碗没了,功德全无,回家怕也没人理

银河史记
2025-07-03 15:10:39
俄乌战争鏖战1200天,俄罗斯已控制乌克兰19.28%国土面积!

俄乌战争鏖战1200天,俄罗斯已控制乌克兰19.28%国土面积!

阿龙聊军事
2025-06-08 21:43:30
2025-07-04 11:20:49

头条要闻

牛弹琴:特朗普欣喜若狂 一直想干的大事终于干成了

头条要闻

牛弹琴:特朗普欣喜若狂 一直想干的大事终于干成了

财经要闻

闯祸电芯商部分产线停产!罗马仕通知停工

体育要闻

你永不独行!球迷前往安菲尔德悼念若塔

娱乐要闻

王嘉尔年收四成借朋友 竟遭人间蒸发

科技要闻

苹果要“掀桌子”了?秘密武器曝光

汽车要闻

纯电续航180km/或30万级 方程豹钛7四季度上市

态度原创

游戏
房产
亲子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战地6》大逃杀模式曝光!地图设定在加利福尼亚

房产要闻

“全运”为何独宠凯粤湾?揭秘官方盖章的“人居生活样本”底层逻辑

亲子要闻

美国媳妇边生孩子边喝冰水,震惊中国阿姨:还不坐月子!不可思议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俄海军副司令在库尔斯克州遇袭身亡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