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由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物局)、河东区人民政府主办,天津博物馆、天津市文物交流中心、河东区文化和旅游局、天津市文物博物馆学会承办的天津市2025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活动,今天在天津机床工业博物馆举行。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
活动现场发布了2024年天津市博物馆年度发展报告。全市现有备案博物馆80家,基本形成类型丰富、主体多元的现代博物馆体系。2024年全市各博物馆强化精品意识,打造展览品牌,全年共举办展览589个,接待观众1754万余人次,比2023年增长17%。截至2024年底,全市博物馆藏品总量达78.5万件/套,新增藏品4054件/套,新增藏品数比去年增长68.1%,全市博物馆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2024年各博物馆积极探索活化利用新路径,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天津戏剧博物馆“百年会馆 津彩戏博”系列项目、觉悟社纪念馆“觉悟薪火”沉浸式党课、“行走的博物馆”、“博物馆奇妙夜”、“博物天津”、“叔同之夜”等一系列文博品牌的引导力、传播力、影响力不断提升日益增强。
现场还举行了第五批全国定级博物馆和类博物馆授牌仪式。在第五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中,我市静海区萨马兰奇纪念馆、滨海新区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天津市体育博物馆、天津戏剧博物馆、天津梁启超纪念馆被评为三级博物馆。
活动发布了第五届(2023-2024年度)博物馆优秀原创展览推介、京津冀三地重点展览推介与天津“中华文物新媒体传播精品”推介。进行了一级博物馆对口帮扶中小博物馆签约仪式,天津博物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天津自然博物馆分别与天津数字艺术博物馆、觉悟社纪念馆等八家单位签约携手。
作为本次天津主会场活动的重要内容,历时半年的2024年度天津市文博创意产品设计大赛揭晓奖项。此次大赛共收到来自20余个省市自治区的1000余件参赛作品。最终文创作品“行气铭品鉴礼”、“天博文创翰墨丹青系列”荣获大赛一等奖,“瓷韵津文系列文创产品”、“北疆博物院金属书签尺”、“世纪轮回”等20余件文创作品分别获得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获奖作品充分吸收转化了天津的博物馆馆藏资源所蕴含的历史与文化内涵,传达出丰富多元的审美意趣和创意妙想,展现了天津文博生生不息的传承赓续。
活动中,天津海鸥表业集团有限公司向天津机床工业博物馆捐赠了“五星”复刻表,1955年新中国第一只手表——五星表在天津研制成功,至今年正好70周年。
为引导青少年触摸文博历史、感知传统文化,主会场活动尾声还邀请了参加“博物知津”天津市青少年博物馆藏品讲述大赛的同学们登台讲述他们眼中的博物馆藏品故事,传承文化使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