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京津冀三地共同举办的“华友文保杯”京津冀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创交流赛暨第五届天津市大学生民族文创设计大赛闭幕式在市民族文化宫举行。国家民委教育司、文化宣传司,北京市民族宗教委,河北省民委,市民族宗教委有关负责同志出席活动。
本届大赛以“传承民族文化・共创美好未来”为主题,自2024年9月启动,历时8个月,收到来自全国21个省市区105所高校万余名师生提交的4076件优秀文化作品。参赛选手来自汉族、满族、藏族、佤族、水族、苗族、畲族等30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参赛选手1699人,还有在海外求学的中国留学生投递的参赛作品。参赛学校、参赛人数、参赛作品、区域规模显著提升。
闭幕式上,以二十四节气为设计元素的《民族文化—饰节之物》获得民族文化综合类一等奖,《津鼓相传-天津鼓楼品牌文创设计》《糯·井—傣族传统村落民族展馆设计》分别获得民族乡村振兴类、大运河文化与历史文化名城类专项奖。
据了解,民族文创设计大赛创办5年来,规模不断扩大,内涵不断深化,水平不断提高,本届大赛被纳入京津冀统一战线协同发展项目,从以往的地方性赛事首次升格为京津冀三地联合主办的区域性比赛,赛事影响力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扩大。同时,大赛得到社会各界大力支持,芦庄子桂顺斋、盛兴斋、鸵鸟墨水等我市老字号企业通过大赛平台向同学们订制的文创设计已投入生产使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高校学生就业创业、推动作品市场转化应用”的三位一体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