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深化党纪学习教育,平津战役纪念馆携手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红色记忆 时代回响——庆七一·强党纪·促发展”馆校联讲活动,创新打造“双线并进”红色宣讲矩阵,在平津战役纪念馆主会场与天津师范大学分会场同步举行宣讲报告会,以文物为媒、以故事载道,掀起纪律教育新热潮。
双向赋能:文物叙事筑牢纪律根基
平津战役纪念馆作为此次活动的主会场,连续两天聚焦馆藏文物讲述平津战役中的感人故事,系统阐释党的纪律建设百年传承。平津战役纪念馆报告厅内,气氛庄重而热烈。红色宣讲团为观众呈现了一场震撼人心的精神盛宴:讲解员叶浩林以深沉而富有力量的语言,生动讲述了《董存瑞的“自白”》,将英雄舍身为国的壮烈铭刻在听众心中;讲解员张婧思通过《一封穿越烽烟的家书》,细腻勾勒出烽火岁月里战士们的坚定信仰与家国情怀;讲解员唐煊则以《护城河上的钢铁长城——坦克桥》为题,深情描绘了天津攻坚战中战士们为人民解放舍生忘死的历史画卷。
为创新讲述形式、深化历史教育的代际对话,此次活动,平津战役纪念馆还特别引入青春力量,邀请来自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宣讲员张勇和安智奇分别深情讲述了《英雄旗手王玉龙》与《战火中的伟大母爱——戎冠秀》的动人故事。通过朝气蓬勃的青年之声,为厚重的革命历史注入鲜活的时代气息与情感共鸣。
专业讲述与青春感悟两种叙事视角相互交融、彼此映照,共同生动再现了那段峥嵘岁月中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所展现的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与感天动地的崇高精神。现场观众在历史的回响中,深刻感悟革命先辈的使命担当,纷纷表示“要从革命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双场联动:馆校协同深化教育创新
在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内,也同步进行着一堂“沉浸式纪律课”。平津战役纪念馆精心选派优秀讲解员尹桐携手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理论宣讲团为在场的青年学子们献上一场震撼人心的视听盛宴。尹桐以专业的素养和饱满的情感,精彩讲述了《潜伏战士——阎又文》,让师生们明白了隐蔽战线英雄的智慧、忠诚与无畏。活动在《如愿》合唱中达到高潮,“山河无恙,烟火寻常”的旋律致敬铁纪铸就的盛世图景。
此次活动的圆满成功,是平津战役纪念馆履行新时代宣教使命的又一次生动实践。未来,平津战役纪念馆将继续深耕红色沃土,创新宣教形式,拓展馆校合作深度,共同探索更多元、更有效的红色文化传播和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让红色记忆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芒,为凝聚奋进伟力、谱写时代新篇贡献平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