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上午,以“渔跃北塘 鲜动黄港”为主题的首届开渔文化节在黄港二库亲水平台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滨海新区水务局、区农业农村委、北塘街道党工委及办事处联合主办,通过祭水仪式、头鱼拍卖、渔市开锣等特色环节,展现北塘百年渔文化魅力,彰显国家级渔业示范区建设成果,推动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
古礼祭水:非遗技艺点亮开渔盛典
上午10时,在宁车沽水鼓模拟潮汐的磅礴节奏中,活动正式拉开帷幕。一段《黄港开渔赋》将现场观众带回“舳舻千里”的漕运盛景。现场嘉宾共同向水库投放象征丰收的“四鲜祭品”——活鱼、稻米、河蟹、河虾,用生态放流的方式传承传统渔业文化,活动台前两侧悬挂的巨型竹编鱼篓灯,与现代化养殖形成古今对话。
科技赋能:国家级示范区引领渔业升级
作为国家大宗淡水鱼天津示范区和国家级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项目基地,北塘渔业近年来实现跨越式发展。2021年9月,随着两大国家级项目正式揭牌,北塘街道在宁车沽建成集稻蟹综合种养、生态休闲渔业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示范区。活动现场特别设置科技展板,展示智慧渔业管理系统和新型养殖装备,见证着这个传统渔乡向“科技养鱼、生态养鱼”的转型之路。
产业共富:从鱼王拍卖到研学经济
开渔仪式后,首网鱼获在《起锚号子》声中惊艳亮相。一条28.8斤重的黄港鲢鱼经北塘街道工作人员“加冕”后,以5万元起拍价落槌成交,拍卖所得的将全部用于多年来支持渔业发展的北塘街道经济联合总社。随后的鲜鱼市集上,300张“鱼跃龙门”5折券半小时内兑换一空,市民还在现场观摩北塘老渔民演示的“三叉梭”技法和北塘“三腌三晒”古法腌鱼。
此次开渔文化节的核心目标在于打造一条集生态环境保护、创新绿色水产养殖模式、渔韵悠长百年渔文化展示与体验、黄港水库鱼品牌培育、鱼鲜盛宴美食品鉴挖掘等于一体的绿色生态产业链。这不仅为北塘街道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全新的动能,更铺就了一条渔民增收、乡村共富的崭新航程。
下一步,北塘街道将通过生态资源、文化底蕴与旅游潜力的深度融合,着力探索生态价值转化的有效途径,为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的产业支撑。北塘黄港水库首届开渔文化节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滨海新区在传承渔文化、守护水生态、做强水经济三位一体的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当悠扬的传统渔歌与现代绿色发展理念交响共鸣,“鲜动黄港”的生态富民故事,正翻开充满希望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