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医学救援协会运动伤害分会第二届理事会换届大会暨2025年学术年会在北京成功举行。会议严格按照《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分支机构管理办法》要求,民主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运动医学中心李箭教授当选为分会会长,天津医院陈德生主任等18人当选副会长,同时选举产生65名常务理事及200名理事。
大会充分肯定了第一届理事会在邢更彦会长领导下取得的显著成就,回顾了分会成立以来的重要里程碑工作。
新任会长李箭教授发表就职致辞,并作了《中国医学救援协会第二届运动伤害分会工作展望与计划》报告。
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会长黎檀实教授在致辞中对运动伤害分会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寄予厚望。他指出,作为国家卫健委主管的国家一级学术组织,运动伤害分会肩负着服务“健康中国2030”战略、推动公共卫生体系现代化建设、提升全民健康保障能力的重任。希望新一届理事会在党建引领下,团结协作、勇于创新,为推动我国运动伤害救援事业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防线贡献更大力量。
中国工程院唐佩福院士表示,分会作为国家级学术平台,肩负着重要使命,期待未来在学术引领、标准建设、协同发展等方面继续走在前列。
学术分享
前沿研究在大会主旨报告环节,多位权威专家分享了前沿研究成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唐佩福院士:《全军的军事训练伤防治体系的建立》
唐佩福院士从流行病学角度阐明了训练损伤防控新理念,提出了训练科目相关损伤危险因素研究,并且根据全军情况科学地制定体系化研究规划。唐院士从全军军事训练改革、军人训练教学、训练损伤防控等多个角度,全面总结运动损伤防控在军事训练损伤方面有组织研究和应用所取得的巨大成果。
分会创始会长邢更彦教授:《体外冲击波机器人在运动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邢更彦教授详细介绍体外冲击波的原理、分类、医学应用方向,分享冲击波在临床应用情况,并探讨了冲击波机器人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分会名誉会长李国平教授:《中国运动医学新发展》
李国平教授分享运动损伤在体育科学学会、医学会、救援协会等学术组织中成立、发展历程,以及推动运动医学运动康复培训工程,运动损伤救援培训、相关科研、教育、技术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玉杰教授:《关注训练伤与运动伤害的教育》
刘玉杰教授从军事训练伤的角度,介绍了解放军总医院以及各战区医院下基层巡讲、巡诊和巡调情况。常见训练伤的防护和救治。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箭教授:《体医融合运动处方治慢病,体卫融合运动良方促健康之华西经验》
李箭教授具体阐述了体医卫融合的实施路径。同时,他总结运动促进健康目前具体实施的局限性,提出医学领域的运动处方以及体育领域的运动良方划分制定原则和应用实施的华西经验。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印钰教授:《保护肱二头肌长头腱》
印钰教授系统阐述了二头肌腱在维持肩关节稳定性中的关键作用及其在肩袖损伤中的临床表现,强调保护与修复腱组织功能的重要性。为提升肩关节功能恢复、促进患者重返健康和运动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肩肘运动医学会场,天津医院陈德生教授和王同富教授担任专场主持人,陈德生教授做专题发言《轨迹评估在肩关节复发脱位的应用与手术方式的选择》,介绍了天津医院运动损伤与关节镜一病区在肩关节脱位与不稳中的先进技术与成功诊治方面的临床经验,应用术前影像评估法和手术中关节镜下证实,评估出肩盂侧、肱骨头侧单极和双极损伤与程度,骨缺损与缺损程度,肩盂轨迹(轨迹还是轨迹外的Hill-saches损伤),从而制定手术方式的选择,确保手术治疗方式抉择的科学性与个体化。
本次大会汇聚了运动医学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展现了我国运动伤害防治领域的最新成果,为构建更加完善的运动伤害防治体系提供了重要学术支撑。会议的成功召开,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运动医学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专家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