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探索符合超大城市郊区特点和规律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路径,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区委社会工作部牵头启动“西青善治‘金钥匙’”计划。计划以小切口破题,以大纵深发力,以满意度评效,从新形势下我区基层治理领域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出发,分类探索有效治理模式,形成了一批西青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法。通过开设“金钥匙”计划专栏,对我区基层治理工作法进行展示。
西青区杨柳青镇莱茵小镇社区建成于2009年,下辖3个小区,现有居民楼77栋,常住居民2451户、7079人,划分网格8个。作为外地人口聚集、人口密度较大的商住社区,存在民意渠道不畅通、民生服务不落地、法治建设不健全的问题,西青善治“金钥匙”计划启动以来,社区聚焦平台、聚焦需求、聚焦协同,以“三治”融合为路径,创新打造具有莱茵小镇社区特色的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品牌“‘莱’聚合力·‘茵’法夯基”,着力解决居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提升社区居民满意率。
自治强基 “莱”议事 汇民智
打造协商议事平台,畅通民意“直通车”,激活居民自治原动力。莱茵小镇社区深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打造“党建+有事好商量”特色平台-“说‘莱’听厅”。一是议事平台突破了固定“红色议事厅”的空间限制,把办公室搬到问题一线,通过“线上+线下”双线联动,有效破解困扰群众生活的难题。二是在社区党委的引领下,通过组织小区居民代表、物业代表等多方力量深入征集民意,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46件揪心事、烦心事,现已全部高效办结并落实到位,切实提升了为民服务的实效和群众满意度。三是目前已对小区门口乱停车影响视线问题、小巷道停车乱象、夏日烧烤油烟呛人问题进行了妥善解决,有效化解了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了社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德治教化 “莱”服务 零距离
依托志愿服务特色项目,织密民生服务“暖心网”,增强社区归属感。一是开展“板凳课堂传党音,声入群众暖民心”志愿服务活动。定期邀请区委党校老师通过板凳课堂形式宣讲民法典、党史知识等,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以更接地气的宣讲形式,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二是以“春风十里 不如学雷锋的你”为主题开展志愿服务,累计开展助老为老、健康义诊、志愿益剪、卫生清整等活动12场,服务居民300余次,用点滴善举汇聚成邻里间的暖流。三是开展“我在社区过周末”活动5期,为社区儿童的周末时光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孩子们在活动中不仅主动解锁了实用的学习小技能,更走进社区参与种花补绿,让孩子们的成长在社区的温暖陪伴中更显鲜活。
法治保障 “莱”法治 固根基
创新“法治莱茵”建设模式,夯实崇法善治根基,厚植和谐稳定沃土。一是举办“法治‘摊’开讲 社区‘集’幸福”大型法治市集。市集将宪法、民法典、反电信诈骗、妇女权益保护、道路交通安全等普法宣传手册摆满展位,吸引广大群众驻足“观看”。通过“集市市场+法治宣传”的联动方式,让居民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推动形成“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氛围。二是拍摄法治主题系列情景剧。莱茵小镇以社区IP形象“莱莱”、“茵茵”兄妹为主角,推出法治主题系列情景剧。通过鲜活灵动的人物演绎常见诈骗场景,将反兼职刷单诈骗、反换脸交友诈骗、反虚假购物诈骗等反诈知识融入趣味故事中,以更直观、更生动的方式吸引公众眼球。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社区打破了传统的法治说教式宣传模式,使普法宣传“声”入人心。
推窗见绿,出门入园;老有所乐,幼有所托;矛盾化解在萌芽,服务送达到家门。莱茵小镇社区以党建为引领,以创新破难题,以服务暖民心,探索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社区治理模式。这一模式通过实践检验,展现了良好的治理成效,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提供了有益参考。下一步,社区将持续深化拓展治理路径,进一步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机制,让更多居民享受到社区治理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