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刚改造过的路面就是不一样!道路标识清晰,开车时特别平稳,连拐个弯都感觉‘丝滑’了不少。”今天一早,在天津经开区洞庭北路,前来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办事的李先生驾车驶过崭新的路面,对此处良好的交通环境称赞连连。从今年5月底通车至今,滨海新区2025年度民心工程—洞庭北路(京津高速辅道—赣州道、泉州道—泸州道)改造工程切实改善了周边的交通环境,让不少老百姓在出行时倍感舒心。
近两年,伴随着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的发展,洞庭北路作为这片园区的主干道路,逐渐遇到了“年龄”瓶颈。原路面采用石材铺筑,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少地方都出现了石材大面积松动、脱落等问题。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道路的通行安全性和舒适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天津经开区基建办专门针对该路段企业密集、车流量大等特点,对洞庭北路进行了系统性改造。
改造前
“本次改造除了将原有石材路面改为沥青路面,大幅提高行驶舒适性外,还在交通设施上进行了全面升级。我们新施工了清晰的道路标线与各类标志牌,并在泉州道、京津高速辅道两个主要路口,对车道进行了渠化,增加车道数量,大幅提升了通行能力。”据天津经开区基建办工程建设科袁亚飞介绍,洞庭北路(京津高速辅道—赣州道、泉州道—泸州道)改造工程,修复路面约32704平方米,解决了原有路面破损和行驶舒适性等问题;同时,重新施划标线约6332平方米,设置标识牌96个,有效规范车辆和行人通行,缓解拥堵,减少交通事故;此外,围绕完善排水系统,新建管道约110米,收水井224个,增强了道路排水能力,切实保障汛期道路的正常使用。
虽然通车只有短短2个月,但洞庭北路(京津高速辅道—赣州道、泉州道—泸州道)改造工程项目却已大幅提升了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路网的通行安全性和舒适度,进一步优化了区域营商环境。袁亚飞表示,下一步,天津经开区将继续推进公共设施更新改造,以更高标准、更优品质打造更加宜业宜居的城市空间。(部分图片由天津经开区基建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