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苑街道“津姐家政”社区服务驿站里,居民张奶奶正在咨询保洁服务:“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放心又实惠的家政,有社区推荐更安心。”这间30平方米的驿站,正是红桥区妇联探索社区“大家政”服务的生动实践。在这里,市场化家政服务与社区公共服务有机融合,让居民需求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满足。
模式创新,深化家政服务融合
为深度融入基层治理,更好地服务大局、服务妇女、服务家庭,区妇联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家政服务和社区妇女工作互融互促,创新打造“1+7+N”工作模式,以党建引领为主线,通过组织建设、品牌创建等7条路径,在全区建立多个家政服务驿站。经过严格筛选,重点培育10家“津姐家政”服务阵地,推出“24小时娘家人”“云浩悦生活"”等特色品牌。针对居民对家政服务信任度不高的问题,在部分党群服务中心设立服务驿站,定期开展技能培训。
在永明社区的高级育婴师培训现场,专业讲师通过“理论+实操”教学,帮助学员全面细致掌握婴幼儿护理技能。“免费培训让我找到了工作,而且离家还近,方便照顾家里。”学员张姐的感言道出众多妇女心声。一年来,区妇联累计开展母婴护理、养老照护等培训20场,赋能妇女400余人次,带动近百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公益先行,筑牢服务根基
区妇联在重点家政企业建立妇联组织,鼓励企业采取“市场化+志愿服务”发展模式。西于庄街道联合卓尔家政为老年人提供“助浴”“保洁”等低于市场价格的优惠服务;和苑街道推动“云浩悦生活”提供“99元擦玻璃送理发”惠民套餐。同时,各街道联动家政志愿团队常态化开展公益服务,家政公司志愿者在社区妇联干部的带领下走进因患病行动不便的居民家中,提供免费理发、康复训练等服务。
家住绥中社区的王爷爷因病长期卧床,志愿者花一小时为他细心理发。老人躺在床上虽然表达不出来但也湿了眼眶。这些暖心小事解决了特殊家庭的生活难题,为建设美丽社区贡献了一份家政人的力量。
宣传赋能,驱动就业技能双提升
为提升家政行业社会认同,区妇联线上线下同步发力:在“红桥女性”公众号平台宣传“最美家政员”事迹,组织进社区宣讲活动。着力打造“技能培训+择优推荐+家政服务”全链条服务,铃铛阁街道每月举办技能培训和招聘会,三条石街道在“零工市场”设置巾帼家政招聘岗位。此外,区妇联联合人社部门开展“春风送岗”等招聘活动,自2024年以来,累计提供家政服务岗位1406个。
“我们将继续深化品牌建设,探索智慧家政、定制服务等新模式。”区妇联主要负责人表示。如今,红桥区“津姐家政进社区”工作已从单一服务升级为集就业帮扶、民生服务、社区治理于一体的综合平台,用专业与温情持续提升红桥居民的幸福指数,为基层治理注入温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