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知道家里用的电是从哪里来的吗?风能和太阳能又如何助力‘双碳’目标呢?”9月4日下午,武清区杨村第七小学的教室里掌声阵阵,国网天津武清公司“碳”路者科技志愿服务队的青年志愿者们,正以一场别开生面的“双碳”课堂,为同学们送上了一堂充满趣味的“开学第一课”。此时正值全国科普月与新学期开学交汇之际,绿色低碳的种子在互动与欢笑中,悄然播撒进孩子们的心田。
“大家看这个动画里的风车,转一转就能发电,既没有黑烟,也不会污染环境!”志愿者焦傲手指屏幕上“常见的发电站”幻灯片,正生动讲解电能生产、传输等知识。讲台下,同学们瞪大眼睛,有的托着下巴认真思考,有的忍不住和同桌小声讨论:“原来家里用的电有这么多来源……”
在“低碳小妙招”分享环节,志愿者结合生活场景提问:“谁能说说每天上学,除了坐汽车还有哪些低碳方式?”话音刚落,就有同学立刻举起手:“可以骑自行车上学,还能锻炼身体!”志愿者当即竖起大拇指,顺势讲解“少开一次车、节约一度电、随手关灯”等日常行为对“双碳”目标的贡献,孩子们纷纷点头。
最热闹的当属互动竞答环节。“下面属于清洁能源发电的有哪些呢?”“光伏发电、风力发电!”随着志愿者抛出问题,教室里瞬间举起一片“小手森林”,同学们争相抢答。有同学兴奋地说:“原来‘双碳’不是课本里难懂的词,而是我们每天都能做到的小事,我回家要教爸爸妈妈一起践行!”
“这堂科普课太生动了!”班主任张老师全程参与,脸上满是欣慰,“以前孩子们对‘双碳’只有模糊的概念,现在通过动画、问答,不仅懂了知识,还主动说要带动家人环保,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比单纯说教管用多了!”
据了解,此次活动是武清公司响应全国科普月号召、依托“双碳e路”分众化科普品牌的具体实践。接下来,“碳”路者科技志愿服务队还将走进更多校园、社区和企业,用更接地气的方式普及低碳知识,让绿色理念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为“双碳”目标落地注入青春力量。
(通讯员:冯克旭 卢一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