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下午,“弦歌回响 焕新未来”2025年滨城“草地音乐汇”器乐专场在滨海文化中心中央大厅与滨城市民如约相见。数十位滨城音乐爱好者齐聚舞台,以乐器为媒传递情感,用精湛技艺点燃热情,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兼具专业性与群众性的音乐盛宴。
![]()
演出在乐队演奏的经典曲目《友情岁月》中拉开帷幕,激昂的节奏与默契的配合为整场演出奠定了热烈欢快的基调。随后,各类器乐轮番登场,展现出丰富的艺术层次。古筝齐奏《战台风》中,六架古筝共同奏响,气势磅礴;吉他弹唱《男孩别哭》以温柔的弹唱搭配轻快的节奏,传递出治愈人心的力量;扬琴独奏《黄河颂》运用细腻的演奏技巧将黄河的奔腾壮阔融入琴弦。
![]()
![]()
众多节目中,“原创”依旧是其中的焦点,京东大鼓《滨城少年出英豪》别出心裁,生动讲述了滨城少年的励志故事,鼓点锵锵,唱词朗朗上口;古典吉他弹唱《写给爸妈的歌》则以质朴的歌词和温暖的旋律,引起了现场观众的共鸣。“这首《写给爸妈的歌》是我在母亲80岁大寿时创作的,刚好下周三是重阳节,我想把这首歌献给天下的父母,祝他们健康长寿、平安喜乐。”表演者田爱军介绍道。和田爱军一样,还有不少表演者在节目中注入了自己对家庭、城市乃至国家的热爱。萨克斯独奏《我爱你中国》的表演者张天宇来自河北石家庄,为了追逐自己的音乐梦想来到滨海新区。几年来,他在这里认识了一群同样热爱音乐的朋友,经常参与乐队演出。“3年前的一场滨城‘草地音乐汇’,我曾作为乐队的乐手登台,这次是器乐专场,我带着心爱的萨克斯独自站上舞台,感觉更加兴奋和满足!”张天宇说,他非常认可新区在文艺事业方面的发展环境,今后,他会继续精湛技艺,让音乐梦想在新区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
![]()
在器乐专场的舞台上,也有不少新鲜的面孔,他们虽然首次登台,却也做好了最充分的准备。“上一场‘草地音乐汇’在大港世纪广场举办,我也去了现场,看到器乐专场启动报名的新闻消息,我马上报了名。”巴乌独奏《春到草原》的表演者刘健是滨海新区大港福源小学的一名音乐教师,擅长吹管乐器的他选择了“巴乌”这件少数民族乐器,希望让更多人了解乐器的丰富种类。
滨海新区光冉培训学校带来了琵琶中阮重奏《火把节之夜》和由《十面埋伏》《送我一只玫瑰花》两支曲目组成的琵琶重奏,带队教师特别选取了旋律欢快热闹的乐曲,让弹拨乐器在空旷的环境中更能施展其韵味。“参与演出的孩子虽然年龄不大,但是经过了多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专业的表演水平,为了在‘草地音乐汇’的舞台上呈现最好的演出效果,他们反复练习,现场观众们也给予了非常热烈的掌声,希望‘草地音乐汇’越办越好!”滨海新区光冉培训学校相关负责人说。
![]()
演出在琵琶重奏中落下帷幕。整场演出涵盖了民族乐器、西洋乐器、传统曲艺等多种艺术形式,不仅展现了不同乐器的独特魅力,更传递出全民参与音乐、用音乐表达生活的美好愿景。“这种演出形式很热闹也很有艺术水准,我们看得享受,孩子也在这里认识了很多不同的乐器,对于她未来接触艺术、学习音乐也非常有意义。”市民汪女士说。
![]()
除了自发前来观看演出的市民,作为2025年滨城“草地音乐汇”的收官场,主办方还特别邀请到了园林绿化、城市建设等从事生产、服务、运营的一线劳动者到场。“我是安徽人,8月份刚刚来到新区工作,北方的音乐品类跟我家乡的不太一样,今天听了很多乐曲,也让我更加了解天津、了解滨海新区。”在中建二局滨河A项目部工作的杨冲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享受到音乐带来的愉悦,同时增加了对滨城的归属感。
![]()
从春日的草木萌芽到深秋的霜叶裹金,2025年滨城“草地音乐汇”圆满完成了合唱、舞蹈、综艺、器乐4场专场演出,聚集了新区各界的优秀文艺爱好者、团队与优质节目,“草地音乐汇”这一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提升。“4年来,我们在节目选择、舞台搭建和活动组织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收获了越来越多的好评,从逐渐递增的节目报名数量和观众人数上都得到了充分地体现。”滨海新区区委宣传部文化发展室主任刘秋生说,每场演出的顺利举办都离不开公安、消防、城管、卫健、应急、属地街道、蓝天救援队等多家单位的大力支持,他们通过安全隐患排查、配备急救设备与物资、全程待命值守,让演员安心登台、观众放心观演。
![]()
下一步,活动主办方将召集相关部门、协办单位以及演艺团队召开座谈会,在总结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共同研究明年滨城“草地音乐汇”的举办思路,着重创新演出方式,提高节目质量和活动的整体影响力,让滨城市民持续感受到公共文化活动带来的美好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