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由中国航海学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中国港口协会、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滨海新区科协、滨海新区教育体育局、滨海新区科技局、天津市航海学会、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华洋海事中心有限公司承办的2024年全国航海科普季启动仪式暨“匠说航海”科普讲座在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举办,为观众带来一场特别的航海科普体验。
主场活动分为2024年航海科普季启动仪式和““匠说航海”科普讲座两个板块。在启动仪式上,活动主办方为包括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副馆长刘洁、中科蓝海全民科学素质与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守庆2人在内的共12名新受聘的中国航海科普大使颁发聘书。同时,活动还为18家2024年全国航海科普教育基地授牌,其中滨海新区单位3家,包括天津滨海科技馆、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天津市古林古海岸遗迹博物馆。“文化传播和科学教育也是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立馆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我们重要的社会职责,在未来我会以这次授予的中国航海科普大使称号,为再一次的动力,利用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的平台,继续做好海洋科学知识的资源整合和传播工作。”中国航海科普大使、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副馆长刘洁告诉记者。
在活动中,第三届中国航海日中小学生航海书画比赛获奖名单正式对外公布,今年共收到全国各地青少年航海书画作品3千余幅,其中绝大部分作品来自滨海新区,经过专家遴选和严格评审后,85幅作品脱颖而出。
在此次活动中,2024年航海科普夏令营正式授旗,此次航海科普夏令营由华洋海运旅行社组织和承办,夏令营活动将通过让小营员们亲身探索、体验互动、参观研学等方式,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对航海和海洋知识有更加深入地了解,在小营员们的心中播下一颗“关注海洋、亲近海洋、保护海洋”的蓝色种子。小营员们将在夏令营里学习航海知识、感悟航海精神,并与来自不同领域的航海前辈们交流互动和学习。
随后,在“匠说航海”科普讲座环节,多位专家学者围绕探索海运与国家繁荣之路、传承“海辽精神”、探寻极区破冰船的科技奥秘、新时代港航人的工匠精神和航海精神、探索帆船环球航行的神奇之旅等主题分享精彩观点,并对青少年们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我希望未来做更多的演讲,能够把航海的故事讲给更多感兴趣的人听,通过我拍摄的视频,给大家搭建更多航海与普通人之间的桥梁。滨海新区有特别丰富的海洋资源,依海而生,临海而建,我对滨海新区充满期待,希望它是未来中国航海科普的一个中心。”中国航海科普大使、中国女子帆船环球第一人宋坤说。
据了解,滨海新区是天津自主创新的重要策源地,拥有丰富的科技创新和科普资源。此次航海日活动将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推广航海文化,激发青少年对航海事业的热爱和向往,让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能够近距离感受航海的魅力,了解航海历史和文化,培养航海兴趣。
探索智慧航海 筑梦未来海洋
——2024年全国航海科普季启动仪式暨“匠说航海”科普讲座侧记
7月9日13:40,记者来到在国家海洋博物馆的大厅里看到,上百个座位座无虚席,坐满了来自新区各个学校的学生和航海科普工作者,2024年全国航海科普季启动仪式暨“匠说航海”科普讲座即将在这里举行。
14:00,活动正式开始,中国航海学会副理事长李世新在活动中表示,希望通过科学普及增加对航海的了解,增进对航海的感情,提升对航海的热情,使更多人投身到航海事业中,为我国航运强国建设和航海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随后,多位专家学者围绕探索海运与国家繁荣之路、传承海辽精神、探寻极区破冰船的科技奥秘、新时代港航人的工匠精神和航海精神、探索帆船环球航行的神奇之旅等主题分享精彩观点。
“海运业天生具有‘全球化’属性,海运业依海发展,因海而兴,航线连接五大洲四大洋,是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重要产业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高级船长倪迪结合结合中外航海事业,介绍了新中国海运发展的历史成就,阐述了中国海运发展中形成的文化精神。
倪迪介绍,海运业与国家崛起的历程紧密相连,它作为国家强盛的不竭动力,具有不可复制的独特性。相较于其他产业,航运业以其战略地位和全球连通性,成为推动大国崛起的关键力量。不仅能够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更是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显著标志。
谈及中国海运发展,就离不开“海辽”轮的故事,它是新中国第一艘升起五星红旗的海轮。“1949年9月,‘海辽’轮接到了起义的命令,冲破层层封锁,历经8天9夜,最终到达解放区大连港。在2019年,为纪念‘海辽’轮起义而命名的‘新海辽’轮在大连交付。”招商轮船新海辽轮船长钟文新自豪地向学生们介绍我国船舶的发展历程,“90年代初,我们跑的船大部分都是买的国外的二手、甚至转让多手后的老船,设备陈旧、机器老化……。后来公司发展慢慢开始购买一些新船,不过大部分都是在日本或韩国建造的,随着祖国经济的发展,造船业也开始腾飞,仅仅十几年时间,攻克难关,创新技术,使我国不仅成为造船大国,而且成为了造船强国,不仅能建造散货船、大型矿砂船、大型集装箱船、超大型油轮……”在台上,钟文新侃侃而谈,在台下,学生们听得入神,不时发出阵阵掌声。
“我有十几年航海经验,累计了5万多海里、去过20多个国家,每年有至少三分之一的时间待在船上。很多人在问我说为何选择这么辛苦的一份工作,我脑海中想到的就是这两个字,就是因为‘热爱’。我觉得所有人的人生会因为这份爱与执着让你的人生变得与众不同。”中国女子帆船环球第一人宋坤有感而发,这次她被评为了中国航海科普大使。
宋坤一边通过大屏幕播放她的航海记录视频,一边为学生们讲述她的航海故事。“环球航海旅行是一场很大的竞赛,共12条大帆船,漂泊在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的路上。我们所喝的淡水都是把海水淡化了之后,制成可以饮用的纯净水。有一次,跨越大西洋的时候,海水净化机器就在风浪中坏掉了,船长特别紧张,赶紧要求全员节水。结果,每个人值班4个小时,只有75毫升的淡水可以喝,相当于大家平时用的纸杯的一半。从来没有觉得世界上还有比水更好喝的东西,水慢慢地喝到嘴里面竟然都是甜的。所以其实我们在陆地上的时候意识不到生活里面有很多让我们觉得很幸福的东西,只有当你失去时候,才会意识到它有多珍贵。”
此次“匠说航海”科普讲座,不仅是对学生海洋航海教育的全新主题式学习,更是一次世界眼光的开拓。在活动中上,行业大咖们凝聚共识,进一步丰富了新时代航海文化的精神内涵,为孩子们打开了又一个有趣的世界。